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对标对表 双轮驱动 大力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现代经管学科发展规律的复合型经管人才——对话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大志

2019-06-28   点击:

编者按2019年是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和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学校在开学初就召开了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对落实学校更名大学后首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学校学科建设,持续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要有什么样的担当和行动。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目标任务落地开花,党委宣传部推出【改革发展•院长访谈录】专栏,特邀各学院院长畅谈学院目标发展之规划,改革建设之思路,以飧读者,敬请关注。

记者:刘院长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专访。经济管理学院始建于1997年,是学校较早成立的院系之一,请您谈一下经济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发展战略及办学理念的形成。

刘大志:经济管理学院是我校最早建立教学基层组织的二级学院,也是目前学生人数最多的教学单位,在学校整体学科专业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经管学院一直以学科和专业为抓手,持续探索前进。目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经济学专业是校级示范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是校级实验试点专业,旅游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是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文科实验中心获批辽宁省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今年6月,行政管理专业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学科和专业建设工作对经管学院的教育教学共建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牵动作用,围绕学科建设所产生的一系列成果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科研成果,为国家民委、农业部等国家部委,为辽宁新宾和阜蒙、吉林延边、黑龙江伊春和同江、贵州铜仁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多个民族地区以及大连金普新区、丹东、营口等地在区域经济与产业规划、智库服务、地区规划、第三方评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多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宗旨,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立足沿海、服务民族,力争凝练体现沿海与民族复合特色的经济管理学科方向,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适应现代经管学科发展规律的复合型经管人才。

记者:学校开学初召开了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学科建设会议、学校工作布置会议,对落实学校首次党代会目标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那么,经济管理学院如何落实党代会目标任务?

刘大志: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为学校未来事业发展勾勒出新愿景,提出了新目标、明确了新任务。经管学院将持续按照“对标对表、双轮驱动”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工作。一是围绕对标对表,全面梳理工作要点,问题导向,积极倒推工作指标,层层落实。二是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学科平台与科研团队为两大支撑,以新商科专业素养+与民族特需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职业需求+第五次学科评估需求为三大导向,以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成果、社会服务能力为四大核心要素,全面进行经管核心竞争力再造。三是围绕OBE理念,以新版培养方案制定为契机,大力推动经管大类专业整合升级。2019将在全面落实与网易等互联网产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基础上,有序导入产业教育资源,按产业学院标准升级电商学院平台,同时对标产业人才资质认证和国际认证进行长期建设,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落实特色产业土壤、对接民族地区特色需求,打造经管大类特色。四是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多方面挖掘人才,充分借助学校政策和特岗计划,全面结合专业与学科建设的人才需求,进行师资和团队建设。

记者:请您谈一下学院如何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地区建设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大力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

刘大志:学科建设方面:一、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院整体科研水平。以民族学学位硕士点建设为契机,在加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方向硕士点建设的同时,结合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有利契机,对标《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和《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队伍,整合研究力量,积极培育成果,力争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夯实信息技术经济方向专业硕士点建设,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与管理,保证专业硕士点建设质量。以民族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重点学科建设为基准点逐步谋求一级学科突破,站稳民族系统的学科制高点。依托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分析本学科优势领域及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竞争态势,选准突破口,制定学位点培育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争取在学术型学位点培育和新的专业型学位点培育和扩展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凝聚科研力量,定向突破。一是抢占民族地区特色领域研究的制高点,在30州、草原、一带一路民族地区等特殊领域打造科研直通车,成为民委系统咨政前沿。二是抓住金普新区的区域升级,强化本地科研影响和学术声誉。三是加强科研国际合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国际项目合作和资金支持,推动老师们走出去,推动科研成果国际化升级。四是利用与网易、阿里巴巴云计算平台合作的契机,推动集成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开放,促进科研成果产出。通过校际合作、统一进行重点期刊合作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为老师们提供高水平科研出口;五是在现有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与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实力企业共建科研基地,为教师提供各级各类的科研机会。在加强现有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科研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契机,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科研团队和创新平台,真正形成3—5个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科、学术团队以及文科实验中心与电商学院实践平台。六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申报、撰写等理论研讨会和培训会,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三、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进一步探索学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更为直接的切入点和更为有效的体制机制,以网易等产业资源合作为契机,积极联合领军企业协同打造第三方智库,在服务贵州及东北民族地区、服务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更为直接、更有针对性的贡献。

专业建设方面:一、拓宽办学思路,加强产学研结合,形成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充分利用学校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各专业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和民族地区的进一步融合,通过民族地区特殊定制+企业定制,强化本科生定制培养功能。在“互联网+”的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平台上,巩固现有专业改革成果,将专业做强。支持市场营销专业的校企融合,提升互联网营销的品质。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着力做好新上的空乘专业的招生、培养和管理工作。借助行政管理专业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的有利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巩固并扩大专业优势。支持经济学专业对优质生源进行精细化培养,通过试办“基地班”等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经济学专业的考研率提高至20%。同时发挥经济学专业宽基础优势和与地方与民族地区联系紧密的优势,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工商管理专业依托产业学院建设强化宽口径就业优势,促进专业向新商科前沿方向转型、向信息化升级趋势下的新企业实践需求靠拢。全力保障人力资源专业通过国家民委新办专业评估和辽宁省学位办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努力解决办学条件不足问题。

二、开辟国际化办学途径,打造专业新的增长点。经管专业具有明显的商科性质,很容易与国际接轨。未来将促进现有专业国际化进程,争取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有关政策,深化“应用+民族+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加紧制定相关专业国际化改革方案,利用我校与欧美国家高校协作办学条件,通过项目合作、外专项目等培养国际化师资,通过引进国际资源解决师资不足问题。

三、以项目团队形式,探索本硕联动。通过办学层次的提升,将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有机结合,共同进入导师工作室,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效应,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以专业设置为关键点,在经费、师资、创新等各方面给足现有各专业、各中心的自治空间,适时增加新的专业,在专业设置上紧跟时代前沿。

四、围绕产业学院建设标准,扎实推进电商学院平台建设。尽快落实电商学院辅修课程体系建设,针对电商学院的辅修和实训需要,分专业在条件成熟时推进相关课程升级、师资升级,组织项目小组、工作室与特色班。推动电商学院校内实习基地建设,逐步导入顶级互联网领军企业资源入住或对接业务,尽快形成校内实训能力。推动电商学院资源、模式与民族地区的人才需求和扶贫等国家战略需求有效对接,打造新的服务国家战略端口,为经管大类招生和专业改造升级打造亮点。

记者:请您谈一下经济管理学院如何准确把握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和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刘大志:学校党委提出设立“高质量发展特区”的创新举措,为经管学院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格局和契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将按照学校党委全面从严治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引领全院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加快学院管理运行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学科专业一体化模式,争做推进“三个突出”战略的领头雁。

一是积极构建多层次融入结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动”“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相融互促”“思想文化阵地与组织活动阵地相得益彰”“党校培训与主题教育活动交叉互动”等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机制。

二是牢固树立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思想。党领导一切不是党抓一切,而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党的领导融入中心工作,不是替代行政决策和落实中心工作,而是对行政的决策是否符合放的政策和党委的要求进行把关。无论党组织还是行政,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人才培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筑牢各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防控底线。

三是坚持“党建+”理念来谋划推进学院党建工作,主动聚焦学院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学院学科优势资源,开设高质量党课,推进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员能力强的支部书记队伍。鼓励各个专业将专业特色、学科优势融入党建工作,培育一批具有自身特点和传统特色的党建工作“名片”。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老师,您怎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刘大志: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凝聚价值理念,形成思想共识的目标导向和根本遵循。大学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历史使命。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大学教师在大学课堂上讲些什么,传授什么,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经济管理学院将重点加强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启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计划,积极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实现专业全覆盖。课堂是专业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建立完善的课程过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课程、教材的准入、审核、评估和退出制度,严把课程、教材的政治关、学术关。要求专业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时政讲、结合国家大政方针讲、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讲、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结合科研成果实例讲、结合典型人物讲,努力实现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引领。

二是发挥班导师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班导师的专业优势,使他们在指导大学生时更有针对性,大学生在学业问题上更愿意与班导师沟通交流,同时班导师自身的成长,也是大学生的现实榜样,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院将始终以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为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任教师选聘为班导师,不断加强班导师队伍建设。

三是逐步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经管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学生成长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理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严管厚爱,安稳为基的原则,强化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夯基固本,凝练特色,培育品牌,全面做好“思想领航、学风提升、文化塑人、暖阳润心、菁英培育、圆梦助飞”六项计划,逐步实现学生工作“程序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帮扶精准化、服务人性化、育人长效化”,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的“四全”育人格局。

记者:学风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请您介绍一下经济管理学院如何加强学风建设的?

刘大志: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旋律,是培养和塑造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积淀大学文化的重要环节。赵铸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升旗仪式讲话中号召全校师生员工要共同打造“学在民大”的民大口碑。提出新时代的民大学子应该立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时代壮志!全体青年教师要树立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书”的人生追求。让民大校园成为求学治学的最佳环境,让民大学风成为民大文化,让“学在民大”成为民大口碑。

针对学风建设,经管学院将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线,以严格管理、优化环境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抓落实,使学风建设由规范要求向习惯养成转变。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活动倡学风,以考风正学风,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强烈的专业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通过打造“督学、导学、勤学、辅学、做学”体系建设,让“学在民大”成为一种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

借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产业学院与新商科建设等战略举措的逐步落实,进一步加快经管现有专业升级,加大与校外相关企业和部门合作,构建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尽快、尽早对接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未来,以对接社会需求与专业前沿明确自我定位,以强化自我期待引导自我约束,以自我约束结合学风建设,力争形成学风建设的内驱动力。

(记者李素梅创意设计杨琨)

上一条:学院召开2019级“学长计划”导生团聘任大会

下一条:经济管理学院2019届毕业生党员最后一课

地址: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金石路31号 邮编:116650
     Copyright 2019 Dalian Minz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公众号